🚀面向未来的生活与科技
以现在的科技与资源,我估计只要很少一部分人(比如十分之一)的劳动,就可以满足人类的基本衣食住行了。当然,可以再多花一部分人(比如十分之一),卷一卷,也许能得到更好的衣食住行,再继续卷已经没啥太大意义了,空耗人力与资源。然后,再有十分之二的人类,可以满足人类的其它现实高级需求,比如教育、养老、娱乐等,可能就足够了,再多就卷起来了。
那剩下的十分之六的人类,可以面向未来🚀,多探索、冒险、研究,既可以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,又可以让人类不必那么卷。不管是物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拓展,都是好事。物理上的比如填海造田或在空地上发展太阳能发电,精神上可以研究新数学或开发创意小说电影游戏之类的。这需要先行者的带领,就像乔布斯,发布了智能手机,让人类用上了更好用的工具,体验到了更多的内容(副作用另说),也带领了很多 IT 从业者吃到了更多更新的饭,而不是在 PC 和低端手机市场卷到飞起。
当然,未来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预言到的,所以也许这些探索未来的人,不是每个人都从事前沿事业,而是从事与未来相关的事业,比如科幻小说、太空游戏等。就像 3D 游戏的流行促进了 GPU 的发展,进而促进了 AI 事业的发展。作为未来事业的 AI,受助于当下的游戏行业。
对我来说,也许一辈子面向未来,面向未知,面向蓝天,也取不得一点点成就,但也比卷基础的衣食住行要更符合我的人生观价值观。所以,我会在保持当下【自然自在自主】的安康生活的前提下,面向未来的生活与未来科技,清晰思考,利用数学、科技、IT 等知识技能,创新出更广阔的未来产品。
具体包括以下这些:
- 🧘专注【新自然生活】。新自然依旧是我最看好的未来生活方式。也是我专注的核心。人类是有限能力的复杂性处理机,不要喂太多复杂的事情。
- 平衡与信任。新自然生活除了自然与科技外,最核心的是人类关系与沟通,其中重中之重是平衡与信任,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之一。用人性解决人性造成的人类问题,技术只是手段工具。
- 面向生灵编程与数据细胞架构。这是我钻研的具体技术,可能我会花很多时间研究与实验。信息处理的极致工具之一就是 AI,充分利用 AI 提高人类本身的智能和智慧,而不只是电脑的。
- 图语形言。充分利用图形思维和图形语言,以更适合人类思维的方式定义软件功能。
- 最后,动手实践。程序员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应该很强才行,我还需要多努力💪。物理世界才是最终Boss,物理手段才是最终大招,最终要着眼实处。